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鸿蒙是面向IoT的操作系统,它的首要目标是用一套系统,弹性搭载在各种IoT设备上,实现系统的统一。华为今年搭载鸿蒙设备的目标,保守估计是3亿台。其中包括手机2亿;Pad、手表、智慧屏、音箱等3000万台以上,以及合作伙伴设备等。(深圳特区报)
3月2日消息,北汽蓝谷公众号发布文章称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ARCFOX极狐 αS HBT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亮相。(TechWeb)
过去产业链中强上弱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未来中游延续强势,上游则努力弥补技术的不成熟。
消息人士称华为 Mate 40E 可能会在 3—4 月份发布,搭载麒麟 990E 或其他 5G 处理器。(IT之家)
美股经纪商Robinhood据悉计划最早在3月份提交秘密IPO申请。(财联社)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部社区表示,“应用生态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一定要做全开放的生态架构,要让很多的SaaS应用能够长在我们的云平台上。生态的SaaS基于我们的IaaS种‘高粱’、‘玉米’,还可以长‘土豆’、‘红薯’……。我们的SaaS就搞几个自己的大‘南瓜’,比如GTS的端管云服务系统一直做下去,就是一个很好的SaaS,做好了可以开放给所有的运营商使用。煤矿云要做到世界领先,像微软在全世界飞机发动机管理维护领域的地位一样,有一个出色的服务模块。”(新浪科技)
日前,华为心声社区发表任正非在“GTS云与终端云合作与融合进展”汇报会上的讲话文件。他表示,未来是云时代,华为也要转向云战略。任正非表示,端管云要协同,力出一孔,华为再通过2-3年实践,将来在GTS服务上,打造全球体验最佳、最安全可靠的端管云生态。据了解,华为已经有十亿台手机在网上。目前是通过终端与GTS协同,第一次围绕着体验把端、管、云拉通,优化了华为的GTS服务网络。(财联社)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启动大型招聘;Netflix未来五年内将投资1亿美元。
2月26日,有消息人士表示,华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正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协商代工制造。但华为随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我们很多部件、解决方案还在孵化阶段,所以新消息并不多,近期并没有新动作,4月份将会在上海车展期间对外发布新的(汽车)部件。”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华为在造车上的策略并没有改变。但由于外界对华为造车的“猜想”众多,华为去年在内部发文,重申“华为不造整车,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
天眼查App显示,2月26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一种人机对话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08319599B,申请日期为2017年1月。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应用于人机对话的装置中,该装置预配置有多个对话机器人,每个对话机器人用于根据至少一个话题进行人机对话。本申请提供的人机对话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话题,自适应地根据对话内容生成准确的回复。
就市场再次盛传的造车传闻,华为回应称,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证券时报)
消息人士:华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华为正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协商代工制造。(路透)
在2021 MWC上海期间,华为面向运营商发布数据存储OneStorage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构建多样化业务创新的数据存储目标网建设。OneStorage解决方案提供面向多业务的融合存储资源池、高度自动化的数据智能管理能力,并以开放架构打破多云时代新“孤岛”的困局,加速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
2月24日,在MWC2021大会上,华为针对全球运营商,发布F5G超级站点解决方案。该方案满足F5G智慧城市建设网络“1毫秒时延圈”的要求,并支持用户一跳入云,支持未来20年的网络长期演进,并有助于提高运营商在企业ToB市场、家宽ToH市场的商业竞争力,提升相关产业链收益,在优化网络体验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新浪财经)
价高的“轻奢”价低的“亲民”,高低分化,手机越来越贵了,手机也越来越便宜了。
对华为而言,折叠手机既是自身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更表现出其对消费者业务的重视。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之间充电的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07867186B。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方法。该电动汽车包括:电池包;直流插座;控制器,在直流插座与另一电动汽车的交流插座通过充放电电缆连接的过程中,根据另一电动汽车的充电请求控制电池包为另一电动汽车充电,能够较方便地实现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
折叠屏手机爆发期尚未到来,每一家公司都想抢先“掰弯这个世界”。
在2021年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开幕式上,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了《创新,点亮未来》的主题演讲。面对疫情给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带来的重大的影响,技术创新帮助全社会更好地应对了疫情冲击。胡厚崑认为,“创新活动不仅要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思考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商业更智能,社会更包容。”他同时指出,“对数字技术资源和能力掌握程度的不同加剧了社会的分化,这在疫情下尤为明显。技术创新要努力消除新的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
数据显示,2月2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一种车联网安全通信的方法”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2399370A,申请日期为2019年8月。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出一种安全代理的方案,以协调或辅助车联网终端与场端服务器进行安全通信。